首页-新闻中心
点击返回>>
睿创微纳 × 质子汽车 , 以红外热成像技术重塑商用车安全边界

责任编辑:智企名品(AI机器视觉)

2025年8月13日,在“2025英佛・国际汽车创新技术周”上,质子汽车盛大发布了划时代概念重卡——曜灵Ⅱ,并重点展出了其三款辅助驾驶产品:冰原、清溪、奔流。其中,第二代“清溪”及第三代“奔流”系统基于质子汽车自主研发的红外感知技术,结合睿创微纳的车规级红外热成像技术,为其“夜视辅助系统”提供核心支撑,从而为商用车提供应对复杂环境的安全视觉保障

图片1.jpg

商用车安全困境:环境感知盲区

与乘用车不同,商用车因其作业特性(车身庞大、载重高、长途夜行、复杂工况),面临远超乘用车的感知困境:

致命盲区倍增: 转弯、倒车时视野受限,尤其在矿区、港口等场景;

环境吞噬感知: 黑夜、雾、扬尘、强逆光等条件下,传统光学传感器性能骤降;

制动距离延长: 满载时制动距离显著增加,对预警距离要求极高。

质子汽车的“清溪”与“奔流”辅助驾驶系统,正是为攻克这些痛点而生,而睿创微纳车载红外热成像技术则成为其穿透环境迷雾、照亮安全盲区的“火眼金睛”

睿创红外热成像技术

质子汽车夜视辅助的“全天候之眼”

睿创微纳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质子汽车“夜视辅助系统”的独立视觉增强模块,为其提供了突破环境限制的物理层感知能力。基于此技术支撑,质子汽车通过自主研发的红外感知算法和预警等功能,实现了四项核心安全能力

无光夜视:不依赖环境光,在无光环境下清晰成像,识别行人、动物、障碍物;

大雾透视:穿透雾、霾、烟尘,在能见度低的条件下维持有效视距,保障行驶安全;

强光屏蔽:有效抑制夜间对向车灯眩光、隧道口明暗突变等强光干扰,避免驾驶员瞬间致盲;

行车预警:结合AI算法,对潜在碰撞风险(行人、车辆、盲区障碍)进行实时标记预警。

这些能力共同构成了质子汽车“夜视辅助系统”的核心壁垒,使其在黑夜、雾霾、扬尘、强光等传统传感器失效的场景下,依然能提供可靠的环境感知信息

图片2.jpg 

从芯片到上车

商业化落地验证技术价值

睿创微纳红外热成像在车载领域已形成完整生态:覆盖前装嵌入、行业后装定制与消费级加装方案,其技术可靠性在严苛场景中经受验证:

前装量产标杆:覆盖乘商全域

睿创微纳已与比亚迪、吉利、长城等主流乘用车企,以及滴滴自动驾驶、智加科技、中科慧拓、踏歌智行等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商建立前装合作。在商用车领域,更携手一汽解放、陕汽孵化的质子汽车、博雷顿、雷沃重工、潍柴等头部主机厂,推动红外热成像技术成为高端车型及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前装核心配置。
针对矿用车、特种车等特殊场景宽体车,睿创微纳推出IR-Pilot180P超广角夜视仪,专为宽体车、矿卡设计:采用三目红外相机实时拼接,有效解决宽体车视野盲区问题,可穿透黑夜、雾霾和扬尘,实时输出清晰路况图像,降低低照度环境作业风险。

图片3.jpg

消费级后装保障:驱动安全普惠

除前装产品外,睿创微纳在后装领域也推出多款AI智能产品,以专业级红外科技重新定义行车安全,为不同驾驶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产品具备200米超远探测及智能预警功能,能够实时感知行人、动物及障碍物,可穿透黑夜及烟尘、抗眩光,让复杂环境无所遁形。

图片4.jpg 

随着更多主机厂的加入和行业政策法规的完善,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汽车感知安全层面将具备不可替代性。

多维感知

双擎驱动,重构安全边界

睿创微纳在汽车安全领域的布局远超单一感知,其技术延伸正重构汽车感知价值链:在深耕红外热成像领域的同时,睿创微纳积极布局毫米波雷达技术

睿创微纳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发布的RA223F 4D毫米波成像雷达,采用多片级联方案和FMCW+MIMO体制,能够精准探测物体的距离、方位角、高度、速度等信息,数据率高、点云密集且质量高,目标分类识别能力强。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雨、雪、雾、霾、烟、尘等恶劣天气,都能提供准确及时的感知信息,可广泛应用于辅助驾驶、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智慧矿山及港口、智能物流等领域。

图片5.jpg

质子汽车此次对红外夜视系统的重点展示,不仅凸显了红外视觉模块在商用车安全体系中的不可替代性,更是对千万商用车驾驶员生命安全的郑重回应——无论穿越午夜团雾的冷链车队,抑或驰骋西北风沙的能源运输车,当环境吞噬肉眼视野时,总有一双“热眼”在守护车轮下的征途。


热门动态
Copyright 2019-2021 精雀智能 联系电话:0535-21633669 鲁ICP备20001686号-1
.